根据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自2014年起,原"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更名为"课程班",在职人员申请相关证书流程不变。原“在职博士课程班”更名为“高级课程班”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流程与要求不变。

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

高级课程班专业导航符合条件可申请博士学位
课程班专业导航符合条件可申请硕士学位
开课城市
北京、上海、广东等教学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员问答

​社科院会计学高级课程班:在职博士如何“借势”导师科研资源?

2021年,财政部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会计人才”,并强调“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性课题研究”。这一政策背后,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人才的硬性需求——“单纯考证已不够,能将行业痛点转化为研究成果的人,才是未来赢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计学在职博士项目,正是这一趋势的先行者。其课程设计严格对标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深化产教融合”的要求,通过“导师课题参与”“企业实务研究”等模块,帮助在职人士打通学术与职场的“任督二脉”。

一、职场人的科研困境:社科院如何破局?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招生简章》,项目明确提供“指导教师专项指导”及课题参与机会,直击在职人士三大科研阻碍:

1:缺乏科研渠道,成果难产出

痛点:企业从业者接触不到高校课题资源,论文选题与行业脱节。

解决方案:

导师课题开放申请:简章规定“为优秀学员提供参与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学员可申请参与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课题,聚焦税收政策、企业合规等方向。

政策支持:财政部《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社科院课题资源与此高度契合。

2:时间碎片化,研究难持续

痛点:在职人士无法全职投入科研,导致项目半途而废。

解决方案:

弹性科研机制:“课题研究可结合学员工作问题开展”,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注册制改革相关论文,实现“工作即研究”。

线上协作支持:社科院提供行业数据库及线上研讨平台,学员可灵活参与课题讨论。

3:成果难落地,价值不凸显

痛点:学术论文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职场竞争力。

解决方案:

学术与实务结合:简章“方向选修课”如“企业上市与资本运作”“财务数智化转型”等,直接对接企业需求。

学术成果转化:优秀成果可参与学术论坛或推荐发表,提升个人影响力。

二、社科院科研资源拆解:从“申请”到“落地”全流程

课题申请阶段:

双选机制:“双向选择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学员可根据职业方向(如税务、审计、金融科技)匹配导师及课题。

研究执行阶段:

数据支持:学员可申请使用社科院行业数据库,例如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数字经济研究报告等。

方法论指导:必修课“实证研究方法”“高级计量经济学”提供建模、数据分析等工具,确保研究科学性。

成果转化阶段:

企业对接:通过简章“知名企业考察游学”模块,学员可与企业管理层交流,推动研究成果落地。

学术展示:优秀成果可参与社科院年度学术论坛,或获得发表支持。

三、抢占科研席位,让职场与学术“双向赋能”!

本期社科院会计学高级课程班开放限额补录,导师课题席位仅余少量。

渴望打破“事务性工作”瓶颈,向研究型人才转型;

急需借助社科院课题资源,将行业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

期待与国家级智库专家深度合作,拓宽职业边界;

请立即咨询在线老师,获取补录政策与课题申请指南!

© 2022 cae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课程班

京ICP备14024353号-4

提供最新中国社科院在职研究生、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报名、社科院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
经济学研究生、金融学研究生、管理学研究生、工商管理研究生、市场营销研究生、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
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新闻学专业、考古学专业、民商法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信息.